[1] 张礼生, 陈红印, 李保平. 天敌昆虫扩繁与应用[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 张礼生, 陈红印. 生物防治作用物研发与应用的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 30(5):581-586. [3] Brooks S J. A taxonomic review of the common green lacewing genus Chrysoperla (Neuroptera:Chrysopidae)[J]. Bulletin of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Entomology Series, 1994, 63(2):137-210. [4] Séméria Y. Discussion of the taxonomic validity of the subgenus Chrysoperla Planipennia Chrysopidae[J]. Nouvelle Revue d' Entomologie, 1977(7):235-238 [5] Tjeder B. Neuroptera-Planipennia. The lace-wings of Southern Africa[M]//HanstrÖm B, Brinck P, Rudebec G (eds). Family Chrysopidae. South African Animal Life. Vol. 12. Stockholm:Swedish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1966, 228-534. [6] 王韧, 周伟儒, 陈红印, 等. 北京地区中华草蛉发生消长及其原因的探讨[J]. 生物防治通报, 1986, 2(3):103-107. [7] 中国农林科学院植保室虫害组. 草蛉的冬季饲养[J].昆虫知识, 1977, 13(5):143-144. [8] 中国农林科学院植保室虫害组. 草蛉幼虫集体饲养方法的研究[J]. 昆虫知识, 1975, 11(4):15-17. [9] 中国农林科学院植保室虫害组. 大草蛉饲养的研究(简报)[J]. 浙江林业科技, 1977(3):11-14. [10] 中国农林科学院植保室虫害组. 怎样饲养草蛉[J]. 农业科技通讯, 1975(11):6-37. [11] 中国农林科学院植保室虫害组. 华北农业大学草蛉研究组. 草蛉田间利用及饲养的初步观察(续)[J]. 农业科技通讯, 1975(6):28-29, 5. [12] 中国农林科学院植保室虫害组. 华北农业大学草蛉研究组. 草蛉田间利用及饲养的初步观察[J]. 农业科技通讯, 1975(5):26-27. [13] 中国农林科学院植保室虫害组. 介绍几种中华草蛉成虫的新饲料[J]. 农业科技通讯, 1976(10):27. [14] 周伟儒, 刘志兰, 程武, 等. 用干粉饲料饲养中华草蛉成虫的研究[J]. 植物保护, 1981, 7(5):2-3. [15] 邱式邦, 田毓起, 周伟儒, 等. 改进米蛾饲养技术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 1980, 7(3):153-158. [16] 王韧, 周伟儒, 邱式邦. 中华草蛉人工贮存越冬及打破休眠的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 1987, 3(2):55-60. [17] 王曼姿, 李玉艳, 高飞, 等. 草蛉滞育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35(3):474-486. [18] 王曼姿, 李玉艳, 高飞, 等. 丽草蛉滞育预蛹的重要生化物质变化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1):31-39. [19] 邱式邦. 植保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J]. 中国农业科学, 1976, 9(1):41-47. [20] 邱式邦, 杨怀文. 生物防治——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J]. 植物保护, 2007, 33(5):1-6. [21] 李萍, 李玉艳, 向梅, 等. 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4):513-519. [22] 李玉艳, 王孟卿, 张莹莹, 等. 丽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及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J]. 植物保护, https://doi.org/10.16688/j.zwbh.2020305. [23] 武鸿鹄, 张礼生, 陈红印. 温度与释放高度对大草蛉和丽草蛉成虫扩散行为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 30(5):587-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