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章勋, 徐秀珍, 冯健雨, 周权, 黄勃. MrXrn1基因参与调控罗伯茨绿僵菌的产孢和致病[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5): 721-728. |
[2] |
李贝贝, 田野, 杜桂林, 岳方正, 农向群, 刘廷辉, 张泽华, 王广君.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绿僵菌侵染飞蝗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5): 729-736. |
[3] |
徐超民, 李霜, 孟祥晨, 马崇勇, 张泽华, 涂雄兵, 郭萍. 不同浓度增效剂对金龟子绿僵菌、黄绿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产孢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5): 737-743. |
[4] |
孙雨, 陈英健, 杨铭鑫, 郑桂玲, 韩佳辰, 李洁, 李长友.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青岛分离株SeMNPV-QD的毒力测定[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5): 744-750. |
[5] |
钟玉琪, 廖晓兰, 侯茂林. 黑肩绿盲蝽成虫的低温贮藏[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4): 545-550. |
[6] |
宋健, 曹伟平, 郭庆港, 王猛, 李社增, 杜立新. 苏云金芽胞杆菌JQD117菌株对韭蛆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4): 558-563. |
[7] |
郑亚强, 王文倩, 陈斌, PHANGTHAVONG Souksamone, 赵永鑫, 徐天梅, 肖关丽.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玫烟色棒束孢分布的时空动态及寄主多样性[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3): 371-380. |
[8] |
谢应强, 张洪志, 李玉艳, 孔琳, 向梅, 杨红利, 张立猛, 艾洪木, 张礼生. 烟蚜茧蜂的种群退化规律[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2): 163-168. |
[9] |
张桂芬, 张毅波, 张杰, 刘万学, 王玉生, 万方浩, 束长龙, 刘慧, 王福莲, 赵林, 李庆红, 王树明, 蒋家强. 苏云金芽胞杆菌G033A对新发南美番茄潜叶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2): 175-183. |
[10] |
孙艺昕, 门兴元, 李超, 于毅, 吕素洪, 孙廷林, 叶保华, 李丽莉. 高抗虫玉米内生真菌对玉米蚜生长、繁殖及取食选择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2): 184-188. |
[11] |
刘樾, 郭昊, 黄新芳, 张小丽, 李多, 王永模. 野生和栽培茭白二化螟感病率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2): 189-195. |
[12] |
王承锐, 李恩杰, 王少博, 王青华, 王玉珠, 张永安, 段立清.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对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2): 196-202. |
[13] |
李国平, 姬婷婕, 陈文波, 赵晓辉, 黄建荣, 田彩红, 封洪强. 亚洲玉米螟和黏虫幼虫取食Cry1F蛋白后的中肠组织病理变化[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2): 288-293. |
[14] |
隋丽, 徐文静, 朱慧, 张正坤, 费泓强, 陈日曌, 汪洋洲, 李启云, 路杨. 球孢白僵菌-玉米共生体对亚洲玉米螟取食行为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1): 46-51. |
[15] |
杨芷, 路杨, 张庆贺, 毛刚, 徐文静, 赵宇, 隋丽, 崔璐璐, 张正坤, 李启云. 利用荧光观测明确载球孢白僵菌松毛虫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控增效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1): 5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