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红梅, 王珺雅, 卓富彦, 朱景全, 涂雄兵, 张国财, BELINDA Luke. 黄脊竹蝗在中国的发生及防控技术[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38(2): 531-536. |
[2] |
王以燕, 袁善奎, 农向群, 李梅. 微生物农药常见术语及释义[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38(2): 283-288. |
[3] |
赵紫华, 马建华, 高峰, 张蓉. 害虫种群区域性生态调控的系统策略[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5): 855-862. |
[4] |
葛蓓孛, 施李鸣, 张维, 杨淼泠, 吕朝阳, 张克诚. 武夷菌素产品的创制与应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4): 655-659. |
[5] |
王以燕, 袁善奎, 农向群, 李梅. 我国微生物农药常见剂型种类及管理[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4): 640-645. |
[6] |
刘晓艳, 闵勇, 饶犇, 陈伟, 周荣华, 王开梅, 张光阳, 姚经武, 杨自文. 杀线虫剂产品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3): 592-597. |
[7] |
耿丽丽, 陶岭梅, 张宏军, 张杰. 苏云金芽胞杆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1): 2-10. |
[8] |
周蒙. 中国生物农药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1): 184-192. |
[9] |
张维, 彭国雄, 夏玉先. 昆虫病原真菌防控草地贪夜蛾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35(5): 674-681. |
[10] |
刘银民, 程雨蒙, 李红梅, 农向群, Belinda LUKE. 不同温度下绿僵菌对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致病力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35(4): 642-647. |
[11] |
郭义, 赵灿, 郑苑, 王成兴, 李君摘, 李敦松. 四种生物农药对荔枝秋梢害虫的防效试验[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35(2): 185-190. |
[12] |
赵海龙, 石洋, 涂雄兵, 董辉, 张泽华.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34(3): 348-353. |
[13] |
袁善奎, 王以燕, 师丽红, 周普国. 我国生物源农药标准制定现状及展望[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34(1): 1-7. |
[14] |
许国升, 王翠翠, 张贤, 束长龙, 李振宇, 史雪岩, 张杰. 两种不同化学农药抗性背景小菜蛾对BtCry1Ac蛋白敏感度的比较[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33(6): 726-731. |
[15] |
葛蓓孛, 刘炳花, 赵文珺, 麻金金, 施李鸣, 张克诚. 武夷菌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33(6): 767-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