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植物防御病虫害侵染所产生的主要次生产物种类(酚类、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类,以及一些与防御反应相关的信号分子);植物通过空间、时间、存在形式以及外部环境调节次生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室内外就草甘膦、克芜踪、农得时3种除草剂对水葫芦象甲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测试。象甲卵直接接触3种除草剂药液和清水对照后,孵化率分别为83.3%、93.3%、92.2%和95.6%;处理有卵植株叶片后,卵的孵化率分别为90.0%、53.4%、85.6%和93.6%。3种除草剂对初孵幼虫存活和蛹的羽化影响不大。但用克芜踪和农得时处理的叶片喂食象甲后,成虫产卵量分别为0.17和0.27粒/(对·d-1),取食量分别为10.80和8.70个取食斑/(对·d-1),明显低于对照的产卵量1.14粒和取食量15.40个/(对·d-1),而草甘膦处理后象甲产卵量为1.14粒/(对·d-1),取食斑为16.50个/(对·d-1),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克芜踪处理后70天,象甲全部死亡,而草甘膦、农得时和对照的存活率分别为92.5%、95.0%和97.5%。综合比较结果,3种除草剂对象甲的毒性影响依次为克芜踪>农得时>草甘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