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莹, 姜韬, 杨益众.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17, 43(6):1-5.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新疆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 353. [2] 仝莉, 郭文超, 张炳坤, 等. 新疆北部玉米产区玉米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对策与技术[J]. 新疆农业科学, 2007(S2):162-164. [3] 赵志模, 郭依泉. 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 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48. [4] 邱明生, 张孝羲, 王进军, 等.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时序动态[J].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14(1):70-73. [5] 张永强, Ahmed Diriye Aden, 韦绥概, 等. 香蕉园害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J]. 生态学报, 2001, 21(4):639-645. [6] 师光禄, 王有年, 苗振旺, 等. 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1):2088-2092. [7] 全仁哲, 范喜顺. 新疆石河子农耕区不同植被类型昆虫群落结构特征[J]. 昆虫知识, 2008, 45(2):276-281. [8] 姜洪, 罗兰, 刘兆良, 等. 青岛地区苜蓿田节肢动物群落动态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7):63-68. [9] 吴立民, 陆化森. 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变动规律的研究[J]. 植物保护, 1997, 23(4):26-28. [10] 黄保宏, 王波, 沈光斌, 等. 玉米田生物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研究[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 13(2):33-37. [11] 侯美珍, 张永强, 王卫光. 玉米地昆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J]. 植物保护, 2005, 31(6):47-52. [12] 辛肇军, 李照会, 叶保华. 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11):90-98. [13] 柴正群, 可胜杰, 黄吉, 等. 不同种植环境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2):3306-3314. [14] 郝树广, 张孝羲, 程遐年, 等.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及优势功能集团的组成与多样性动态[J]. 昆虫学报, 1998, 41(4):343-353. [15] 顾伟, 马玲, 丁新华, 等. 扎龙湿地不同生境的昆虫多样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9):2405-2412. [16] 邓聚龙.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0, 33-84. [17] 胡竞辉, 王美超, 孔云, 等.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节肢动物群落时序格局[J]. 生态学报, 2010, 30(17):4578-4589. [18] 尤民生, 刘雨芳, 侯有明. 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J]. 生态学报, 2004, 24(1):117-122. [19] 张晓明, 李强, 陈国华, 等.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的结构及稳定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8):1986-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