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效举, 陈鸿昭. 茶园——土壤系统的某些生物地球化学特征[J]. 土壤, 1993, 25(4):196-200. [2] 李道和.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3] 郭先见, 沈万芳, 刘玉军, 等. 粗放经营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种群多样性及时间生态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1):3331-3336. [4] 朱全武, 范凯, 谢艳兰, 等. 植物低温胁迫相应miRNAs及其在茶树抗寒研究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 2013, 33(3):212-220. [5] 蒲蛰龙, 李增智. 昆虫真菌学[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6] 濮小英, 冯明光. 两种杀虫真菌制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4):619-622. [7] 展茂魁, 何玲敏, 陈名, 等. 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虫生真菌高毒菌株的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 28(1):41-46. [8] 袁准, 李毅, 李育强, 等. 湖南长沙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J]. 植物保护, 2015, 41(2):37-43. [9] 陈名君, 刘玉军, 周娜, 等. 马尾松纯林虫生真菌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生态位研究[J]. 菌物学报, 2009, 28(4):521-527. [10] 张金屯. 数量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11] 陈名君, 黄勃, 李增智. 三种森林生态系统昆虫病原真菌优势种生态位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5):1275-1279. [12] 郭先见, 沈万芳, 刘玉军, 等. 粗放经营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种群多样性及时间生态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11):3331-3336. [13] 陈名君, 黄勃, 王蒙. 琅琊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季节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9):2075-2079. [14] Levins R. Evolu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som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M]. Princeton, US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8. [15] Hurlbert S H. The measurement of niche overlap and some relatives[J]. Ecology, 1978, 59(1):67-77. [16] 彭萍, 李品武, 侯渝嘉, 等. 不同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J]. 植物保护, 2006, 32(4):67-70. [17] 胡留杰, 徐泽, 邓敏, 等. 重庆永川自然生长茶园昆虫-天敌资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4(5):1779-1783. [18] 谭济才, 邓欣, 袁哲明. 不同类型茶园昆虫、蜘蛛群落结构分析[J]. 生态学报, 1998, 18(3):289-294. [19] 王品, 黄翠, 黎健龙, 等. 英德市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域多样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13, 33(6):562-569. [20] 吕文彦, 崔建新, 娄国强. 麦田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时间生态位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10):2432-2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