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hang Z Q. Mites of greenhouses:identification, biology and control.[J]. Mites of Greenhouses Identification Biology & Control, 2003(5):563. [2] 徐学农, 吕佳乐, 王恩东. 捕食螨繁育与应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31(5):647-656. [3] 雷仲仁, 吴圣勇, 王海鸿. 我国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16, 42(1):1-6. [4] 朱群, 金道超, 郭建军, 等. 植绥螨系统学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35(1):107-110. [5] 唐斌, 张帆, 陶淑霞, 等. 中国植绥螨资源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 2004, 41(6):527-531. [6] 包建中, 古德祥. 中国生物防治[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665. [7] 吴伟南, 蓝文明. 我国柑桔园植绥螨及其利用问题[J]. 昆虫知识, 1988, 25(6):341-344. [8] 马鹤娟. 加州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初探[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4. [9] 姜晓环. 拟长毛钝绥螨后代性比之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10] Helle W, Sabelis M W. Spider mites:their biology, natural enemies, and control[M]. Elsevier, 1985. [11] Logan J A, Wollkind D J, Hoyt S C, et al. An analytic model for description of temperature dependent rate phenomena in arthropods[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1976, 5(6):1133-1140. [12] 卓德干, 李照会, 门兴元, 等.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5(2):86-90. [13] 朱楠, 王玉波, 张海强, 等. 光周期、温度对丽蚜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8(4):381-382. [14] 程丽媛, 张艳, 陈珍珍, 等. 光周期和温度对大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7, 60(3):318-327. [15] 刘月英, 罗进仓, 周昭旭, 等. 光周期和温度对苹果蠹蛾滞育诱导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42(1):39-44. [16] 郭建青, 张洪刚, 王振营, 等.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3, 56(9):996-1003. [17] 张方平, 符悦冠, 彭正强, 等. 温度和光周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 30(5):1280-1286. [18] 张艳璇, 季洁, 陈霞, 等. 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以截形叶螨为猎物的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 34(2):190-195. [19] 覃贵勇, 李庆. 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捕食作用影响及高温耐饥饿能力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3):1034-1037. [20] 李庆, 崔琦, 蒋春先, 等. 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 41(3):257-262. [21] 刘佰明, 谷希树, 徐维红, 等. 智利小植绥螨的大量繁殖与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10):106-109. [22] 税玲, 蒲颇, 李庆, 等. 低温贮藏对加州新小绥螨生物学特性和捕食能力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43(5):759-767. [23] 袁秀萍, 汪小东, 王佳武, 等. 短时高温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3):853-858. [24] 张艳璇, 季洁, 陈霞, 等. 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2):157-161. [25] 崔琦, 李庆. 温度对以朱砂叶螨为食的加州新小绥螨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15, 41(3):4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