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忠岐, 王小艺, 张翌楠, 等.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34(2): 163-183. [2] 姜媛, 张翌楠, 李志强, 等. 我国花绒寄甲不同寄主种群的遗传分化[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35(4): 548-556. [3] 李广武, 邵桂英, 俞伯能. 松墨天牛的初步观察[J]. 应用昆虫学报, 1986, 33(4): 27-28. [4] 黄焕华, 许再福, 杨忠岐, 等. 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花绒坚甲[J]. 广东林业科技, 2003, 19(4): 76-77. [5] 张翌楠, 杨忠岐. 松褐天牛的天敌及其对寄主的控制能力研究[J]. 植物保护, 2006, 32(2): 9-14. [6] 杨远亮, 杨忠岐, 王小艺, 等.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J]. 林业科学, 2013, 49(3): 103-109. [7] 张彦龙, 杨忠岐, 王小艺, 等.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越冬后松褐天牛试验[J]. 林业科学, 2014, 50(3): 92-98. [8] 温小遂, 廖三腊, 唐艳龙, 等. 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技术[J]. 林业科学, 2017, 53(10) : 133-138. [9] 温小遂, 廖三腊, 孙计拓, 等.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防效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8(3): 505-510. [10] 李孟楼, 李有忠, 雷琼, 等.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J]. 林业科学, 2009, 45(4): 78-82. [11] Wei J R, Yang Z Q, Hao H L, et al. (R)-(+)-limonene, kairomone for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a natural enemy of longhorned beetles[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Entomology, 2008, 10: 1-8. [12] 焦胜双. 花绒寄甲1 龄幼虫定位光肩星天牛的化学信息物质分析[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13] 米丰, 王满囷. 花绒寄甲寄主定位信息化学物质的分离鉴定[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5): 685-689. [14] 唐艳龙. 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15] 郑雅楠, 王珏, 王伟韬, 等. 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寄生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38(3): 587-594. [16] 温小遂, 宋墩福, 杨忠岐, 等. 天敌花绒寄甲与寄主松褐天牛成虫出现期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20, 56(9): 193-200. [17] 李晓娟, 董广平, 杨李, 等.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寄生距离及人工繁殖成虫野外越冬情况[J]. 中国森林病虫, 2013, 32(3): 40-43. [18] 秦瑞豪, 李孟楼, 张翌楠, 等.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最佳释放条件的筛选[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2): 92-96. [19] 李波, 冯磊, 姜莉, 等. 花绒寄甲在同海拔不同时间释放对松褐天牛寄生效果试验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17, 5: 6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