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建荣, 杨忠岐, 马建海, 等.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 2007, 26(3):23-25. [2] 王希蒙, 任国栋, 马峰. 花绒穴甲的分类地位及应用前景[J]. 西北农业学报, 1996, 5(2):75-78. [3] 雷琼, 李孟楼, 杨忠岐. 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1(2):62-66. [4] 路纪芳, 蔡静芸, 展茂魁, 等. 花绒寄甲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贵州林业科技, 2016, 44(4):43-48. [5] 吕飞, 海小霞, 王志刚. 人工光暗条件下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行为节律[J]. 昆虫学报, 2015, 58(6):658-664. [6] 高尚坤, 张彦龙, 唐艳龙, 等. 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的越冬特性及耐寒性[J]. 林业科学, 2016, 52(3):68-74. [7] 陈瑶, 李斌, 曾燕玲, 等. 花绒寄甲人工饲养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J]. 四川林业科技, 2012, 33(5):109-112. [8] 王亚红, 来燕学, 岑定浩, 等. 用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产出成虫的数量和质量[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 29(2):176-180. [9] 姜嫄. 松褐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繁殖生物学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2. [10] Satoshi I. Ovi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 (=D. longulus Sharp) in the laboratory[J]. Applied Forest Science, 2004, 13(1):49-53 [11] 颜学武.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4. [12] 颜学武, 嵇保中, 周刚. 一种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1):39-43. [13] Li X J, Dong G P, Fang J M, et al. Host foraging behavior of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Coleoptera:Bothrideridae) adults, a coleopteran parasitoid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Coleoptera:Cerambycidae)[J]. Journal of Insect Behavior, 2016, 29(1):108-116. [14] 秦瑞豪, 李孟楼, 张翌楠, 等.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最佳释放条件的筛选[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2):92-96. [15] 门金, 曹丹丹, 赵斌, 等. 不同寄主来源种群花绒寄甲成虫对桃红颈天牛幼虫虫粪的行为趋性和种群控制效果[J]. 昆虫学报, 2017, 60(2):229-236. [16] 王亚红, 来燕学, 岑定浩, 等. 花绒寄甲产卵行为和产卵量及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J]. 环境昆虫学报, 2011, 33(4):517-522. [17] 杨忠岐, 王小艺, 张翌楠, 等. 释放花绒寄甲和设置诱木防治松褐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 28(4):490-495. [18] 李建庆, 杨忠岐, 梅增霞, 等. 释放花绒寄甲对核桃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 29(2):194-199. [19] Urano T. Experimental release of adult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Coleoptera:Bothrideridae) in a pine stand damaged by pine wilt disease:effects on Monochamus alternatus (Coleoptera:Cerambycidae)[J]. Bulletin of the Forestry and Forest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2007, 5(4):257-263. [20] 王海涛, 于娜, 王丹凤, 等. 几种无公害技术对褐梗天牛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 32(5):666-671. [21] 魏建荣, 牛艳玲. 西安城区环境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对光肩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J]. 昆虫学报, 2012, 54(12):1399-1405. [22] 丁俊男, 宇佳, 迟德富. 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青杨脊虎天牛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0(4):107-112. [23] 杨远亮, 杨忠岐, 王小艺.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研究[J]. 林业科学, 2013, 49(3):103-109. [24] 张翌楠.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25] 熊琳娜, 钱明恵, 范军祥, 等. 广东地区花绒寄甲替代寄主的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11, 33(2):219-224. [26] 陈聪, 宋墩福, 温德华, 等. 室内花绒寄甲寄生替代寄主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林业科学, 2017, 45(2):42-44. [27] 高悦, 解春霞, 刘云鹏, 等. 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人工繁育替代寄主的筛选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31(2):264-267. [28] 李孟楼, 李有忠, 雷琼, 等.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J]. 林业科学, 2009, 45(4):78-82. [29] 张彦龙, 杨忠岐, 张翌楠.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越冬后松褐天牛试验[J]. 林业科学, 2014, 50(3):92-98. [30] Li X J, Dong G P, Yang L, et al. Fecundity and egg hatchability of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adults f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artificial diet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5, 26(1):219-224. [31] 尚梅. 花绒坚甲的人工饲养技术[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2] 颜学武, 嵇保中, 周刚, 等. 一种人工大规模饲养花绒寄甲的饲料及其配套繁育技术[P]. 江苏:CN102960559A, 2013-03-13. [33] 李建庆, 杨忠岐, 梅增霞, 等. 释放花绒寄甲对核桃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 29(2):194-199. [34] 吴东生, 高尚坤, 唐艳龙. 释放天敌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17, 36(2):10-12,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