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岚岚, 董天宇, 赵奎军, 等东亚小花蝽若虫对大豆蚜捕食功能的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31(3):322-326. [2] 肖达, 郭晓军, 王甦, 等. 三种杀虫剂对几种昆虫天敌的毒力测定[J].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36(6):951-958. [3] 虞游毅, 杨璐, 廖享, 等.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在苹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其去除方法[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8):1376-1381. [4] 张波, 廖春华, 胡景华, 等.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西方蜜蜂生存能力及记忆相关特性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7, 60(2):189-196. [5] 李艳艳, 周晓榕, 庞保平. 瓜蚜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3, 35(5):688-693. [6] 叶静文. 黄玛草蛉幼虫对埃及吹绵蚧若虫的捕食功能和数值反应[J]. 环境昆虫学报, 2013, 35(1):67-71. [7] 胡熙熹, 肖铁光. 异色瓢虫对取食转Bt基因棉花的扶桑绵粉蚧的捕食功能反应[J]. 作物研究, 2013, 27(3):273-274. [8] 付步礼, 邱海燕, 李强, 等. 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室内捕食作用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 2019(1):91-98. [9] 杜军利, 武德功, 詹秋文, 等. 亚洲多色瓢虫捕食玉米蚜的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 33(6):1024-1029. [10] 吕兵, 孙猛, 郑礼, 等. 滞育及解除滞育对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45(6):1423-1424. [11] 吕兵, 孙猛, 翟一凡, 等. 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40(1):64-69. [12] 尹哲, 李金萍, 董民, 等. 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二斑叶螨和桃蚜的捕食能力及捕食选择性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7, 37(8):17-19. [13] 刘爽, 王甦. 大草蛉幼虫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捕食行为观察[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6):1136-1145. [14] Hassell M P, Verley G C. New inductive population model for insect parasite and its bearing on biological control[J]. Nature, 1969, 223:1113-1117. [15] 王海建, 蒋春先, 陈瑶, 等. 七星瓢虫对大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 大豆科学, 2013, 32(3):289-292. [16] Provost C, Coderre D, Lucas E, et al. Impact of lambda-cyhalothrin on intraguild predation among three mite predators[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03, 32(2):256-263. [17] 董天宇. 温度、高效氯氰菊酯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捕食功能及体内HSPs的表达水平影响[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5. [18] 丁金英. 低剂量吡虫啉对多异瓢虫捕食及繁殖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109-1110, 1218. [19] 吕兵, 孙猛, 翟一凡, 等. 10种设施蔬菜常用杀虫剂对东亚小花蝽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50(7):143-144, 148. [20] 李锐, 李娜, 刘佳, 等. 低剂量杀虫剂对星豹蛛捕食效应的影响及其机理[J]. 生态学报, 2014, 34(10):2629-2637. [21] 侯峥嵘, 李锦, 李金萍, 等. 释放东亚小花蝽对三种设施蔬菜蓟马的防治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57(22):67-69, 76. [22] 孙文鹏, 韩岚岚, 戴长春, 等. 大豆田三种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种群的控制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31(2):193-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