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亚南, 李萍, 贺玮玮, 等. 丽草蛉三龄幼虫对斜纹夜蛾卵及低龄幼虫的捕食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38(2): 321-327. [2] 党英侨, 王小艺, 杨忠岐. 天敌昆虫在我国林业害虫生物防治上的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40(2): 242-255. [3] 丁岩钦, 陈玉平. 中华草蛉对棉蚜与棉铃虫的捕食作用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 1986(3): 97-102. [4] 熊晓菲. 捕食性天敌胁迫对棉铃虫发育、行为及生理的影响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5] 郑方强, 张晓华, 墨铁路, 等.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和集团分析[J]. 生态学报, 2008(10): 4830-4840. [6] 李腾武, 陈素馨, 张树发, 等. 中华草蛉幼虫对玉米螟卵的捕食作用研究[J]. 张家口农专学报, 2000(1): 7-10. [7] 彭以坤. 释放中华草蛉作为综合防治桔全爪螨的一项措施[J]. 生物防治通报, 1985(1): 2-7. [8] 许永玉. 中华通草蛉的滞育机制和应用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1. [9] 周伟儒, 王韧, 邱式邦. 麦田接种释放中华草蛉成活率的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 1991(3): 97-100. [10] 李振斌. 中华通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11] 许永玉, 牟吉元, 胡萃, 等. 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成虫生殖的影响[J]. 华东昆虫学报, 2002(1): 39-43. [12] 黄海艺, 赵月明, 武晓亮, 等. 外源保幼激素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1, 64(3): 392-399. [13] 陶淑霞. 大草蛉卵黄蛋白及卵黄发生的研究[D].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04. [14] 李小波. 替代食物对加州新小绥螨寿长及捕食功能的影响[D]. 贵阳: 贵州大学, 2022. [15] 孙元星, 陈明娟, 李明凌, 等. 人工饲料添加花粉对异色瓢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39(5): 1058-1065. [16] 伍兴隆, 刘东阳, 王勇, 等. 不同种类花粉对七星瓢虫幼虫发育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20, 40(12): 10-14, 22. [17] 于静静, 王鸿宾, 许天委, 等. 6种花粉对卵圆真绥螨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40(1): 145-149. [18] 袁秀萍, 任俊, 王小军, 等. 6种花粉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繁殖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25(8): 1263-1268. [19] 宋苞雪, 杨群芳, 辛恬, 等. 腐食酪螨添加花粉饲养对微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34(2): 220-225. [20] 尹汝湛. 昆虫生命表的制作与分析[J]. 植物保护, 1980(1): 31-38. [21] 伍建芬. 昆虫自然种群生命表及其分析[J]. 昆虫知识, 1980(5): 230-232, 229. [22] 蒋金炜, 丁识伯, 张艳民, 等. 人工饲料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4(1): 78-82. [23] 谢应强, 张洪志, 向梅, 等. 烟蚜茧蜂的种群复壮技术[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2): 201-208. [24] 朱艳娟, 殷焱芳, 王震, 等. 蠋蝽在饲养中的品质退化观察[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38(1): 159-165. [25] 张方平, 朱俊洪, 陈俊谕, 等. 补充营养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成虫寿命及生殖能力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39(4): 767-773. [26] 杜钦祥, 蔡海林, 李建勇, 等. 田间复壮对蠋蝽当代及其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38(6): 1619-1624. [27] 李鸿波, 张长华, 贾芳曌, 等. 蠋蝽猎物—黏虫的室内种群复壮[J]. 植物保护, 2022, 48(1): 27-131, 149. [28] 徐畅, 王哲, 朱秀蕾, 等. 影响暗黑鳃金龟成虫取食、寿命及生殖力的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分析[J]. 昆虫学报, 2019, 62(10): 1205-1211. [29] 赖荣泉, 韩梦, 顾钢, 等. 补充营养和微量元素对烟蚜茧蜂寄生能力及生长发育相关酶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4, 67(2): 203-212. [30] Salas-Aguilar J, Ehler L E. Feeding habits of Orius tristicolor[J]. 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7, 70(1): 60-62. [31] Wong S K, Frank S D. Pollen increases fitness and abundance of Orius insidiosus Say (Heteroptera: Anthocoridae) on banker plants[J]. Biological Control, 2013, 64(1): 45-50. [32] 董坤, 董艳, 蔡金莲, 等. 营养条件对大灰食蚜蝇成虫的影响[J]. 云南农业科技, 2004(3): 16-17. [33] 池明凤, 郅军锐, 杨广明, 等. 添加油菜花粉下西花蓟马的实验种群生命表[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44(6): 53-55,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