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直诚. 东北天牛志[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 于海英, 吴昊. 辽宁发现松材线虫新寄主植物和新传播媒介昆虫[J]. 中国森林病虫, 2018, 37(5), 61. [3] 范立淳, 时勇, 姜生伟, 等. 辽宁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种类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6): 174-181. [4] 高尚坤, 马深成, 杨化伟, 等. 松褐天牛的蛀道结构系统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2):148-153. [5] 唐艳龙, 杨忠岐, 姜静, 等.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规律[J]. 林业科学, 2011, 47(3): 117-123. [6] 陈君,程惠珍. 肿腿蜂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 2000, (4):166-170. [7] 杨忠岐, 王小艺, 张翌楠, 等.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34(2): 163-183. [8] 王小艺, 杨忠岐, 唐艳龙, 等. 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低龄幼虫的寄生作用[J]. 昆虫学报, 2010, 53(6): 675-682. [9] 王晓红, 杨忠岐, 王小艺, 等. 利用三种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锈色粒肩天牛[J]. 林业科学, 2014, 50(1): 103-108. [10] 姚万军, 杨忠岐.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08, 30(2): 127-134. [11] Yao W, Yang Z. Studies on biological control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with a parasitoid, Sclerodermus guani (Hymenoptera: Bethylida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08, 30(2):127-134. [12] 张彦龙, 杨忠岐, 王小艺, 等. 松褐天牛肿腿蜂对寄主松褐天牛三龄幼虫的功能反应[J]. 昆虫学报, 2012, 55(4): 426-434. [13] 杨远亮, 杨忠岐, 王小艺, 等. 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控制作用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312-319. [14] 展茂魁, 杨忠岐, 王小艺, 等. 肿腿蜂类寄生蜂室内控害效能评价——以松脊吉丁肿腿蜂为例[J]. 生态学报, 2014, 34(4): 2411-2421. [15] Li L, Wei W, Liu Z, et al. Host adaptation of a gregarious parasitoid Sclerodermus harmandi in artificial rearing[J]. BioControl, 2010, 55(4):465-472. [16] 王雪菲, 陈孟, 白嘉伟, 等. 管氏肿腿蜂对桑天牛幼虫的寄生行为及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3): 335-339. [17] 张翌楠, 杨忠岐. 松褐天牛的天敌及其对寄主的控制能力研究[J]. 植物保护, 2006(2): 9-14. [18] Men J, Zhao B, Cao D D, et al. Evaluating host location in three native Sclerodermus species and their ability to cause mortality in the wood borer Aromia bungii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in laboratory[J]. Biological Control, 2019, 134(4):95-102. [19] 杨远亮, 杨忠岐, 王小艺, 等. 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控制作用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26(3):312-319. [20] 吴东生, 高尚坤, 唐艳龙. 释放天敌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17, 36(2): 10-12, 15. [21] 萧刚柔. 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2] 唐艳龙, 王小艺, 杨忠岐, 等.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和其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 30(3): 293-299. [23] 巨学阳, 薛蓉蓉, 童璐, 等. 草地贪夜蛾幼虫日龄及取食的食物对淡足侧沟茧蜂寄生效果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6):1126-1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