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rris R F. Synonymy and color variation in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Drury (Lepidoptera:Arctiidae)[J]. Canadian Entomologist, 1963, 95(11):1217-1223. [2] 杨忠岐.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20(4):221-227. [3] 杨艳伍. 美国白蛾综合防控技术与措施[J]. 中国植保导刊, 2010, 30(10):29. [4] Bi Y G, Qin Q L, Wang Z G, et al. An auto-contamination trap-strips system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Hyphantria cunea (Lepidoptera:Noctuidae), an invasive pest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 2018, 64(3):230-235. [5] 张俊杰, 董琴, 赵涵博, 等. 中国大陆美国白蛾的侵入分布、危害与防治概述[J]. 吉林林业科技, 2013, 42(3):27-30. [6] Oliver A D. A behavioral study of two races of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Lepidoptera:Arctiidae) in Louisiana[J]. 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64, 57(2):192-194. [7] 孙守慧, 孙丽丽, 邓煜, 等. 美国白蛾两种色型的研究及其对我国美国白蛾防控的启示[J]. 中国森林病虫, 2017, 36(5):13-18. [8] 韩义生. 美国白蛾在河北的发生及防治对策的探讨[J]. 河北林业科技, 1992(3):29-30. [9] 刘兴, 李高华, 马友信. 美国白蛾在陕西的发生与检疫防治[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23(3):258-260. [10] 秦绪兵, 李东军, 邵文惠, 等. 美国白蛾在山东的发生与防治[J]. 植物检疫, 2000(1):50-51. [11] 季荣, 谢宝瑜, 李欣海, 等. 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的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 2003, 40(1):13-18. [12] 张龙娃, 康克, 刘玉军, 等. 美国白蛾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J]. 昆虫学报, 2016, 59(1):111-118. [13] 罗立平, 王小艺, 杨忠岐, 等. 美国白蛾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40(4):721-735. [14] Warren L O, Tadic M.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its distribution and natural enemies:a world list (Lepidoptera:Arctiidae)[J]. 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ety, 1967, 40(2):194-202. [15] Sharov A A, Izhevskiy S S. The parasite complex of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Drury (Lepidoptera,Arctiidae) in the European pary of the USSR[J]. Entomological, 1988, 67(1):48-56. [16] 刘德广, 罗玉钏, 谭炳林, 等. 荔枝-牧草复合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Ⅰ. 数量和优势集中度比较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S1):126-127. [17] 陈文龙, 顾丁, 柳琼友, 等. 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生态系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J]. 生物数学学报, 2009, 24(1):157-165. [18] Hubert Pschorn-Walcher, 庞义. 森林昆虫的生物防治(一)[J]. 世界农业, 1979(6):18-24. [19] 戴小枫, 郭予元. 棉铃虫及其天敌类群的主成分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1994, 10(6):23-26. [20] 王福维, 牛延章, 张红岩, 等. 黄刺蛾天敌复合体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3(4):466-469. [21] 王志英, 岳书奎, 张玉楼, 等. 落叶松毛虫天敌复合体[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6, 24(4):88-91. [22] 罗永明, 蔡世民, 金启安. 海南岛芒果树害虫天敌昆虫复合体的初步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1993, 14(1):61-66. [23] 顾宇书, 张贵学, 周志权, 等.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世代及规律的研究[J]. 林业科技, 2015(1):42-45. [24] 赵修复. 寄生蜂分类纲要[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5] 严静君, 徐崇华, 李广武, 等. 林木害虫天敌昆虫[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26] 杨忠岐. 美国白蛾的有效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J]. 森林病虫通讯, 1990(2):17. [27] 杨忠岐, 魏建荣, 游兰韶. 寄生于美国白蛾幼虫的茧蜂二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 动物分类学报, 2002, 27(3):608-615. [28] 李成德. 森林昆虫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29] 何俊华, 陈学新. 中国林木害虫天敌昆虫[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30] 盛茂领, 孙淑萍. 辽宁姬蜂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31] 杨忠岐, 姚艳霞, 曹亮明. 寄生林木食叶害虫的小蜂[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32] 钟觉民. 幼虫分类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 [33] 张治良, 赵颖, 丁秀云. 沈阳昆虫原色图鉴[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9. [34] 张志升, 王露雨. 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 [35] 赵志模, 郭依泉. 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 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90. [36] 丁岩钦. 昆虫数学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37] 付雪, 叶乐夫, 韩新华, 等. 温室内大花植物对天敌丰度及其控害功能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51(1):114-126. [38] 张孝羲.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9] 宋明辉, 王菲, 郭家忠, 等. 舞毒蛾黑瘤姬蜂等美国白蛾蛹期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进展[J]. 江苏林业科技, 2016, 43(5):46-52. [40] 乔秀荣. 秦皇岛市美国白蛾天敌调查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07(3):30-31, 34. [41] 王一, 郭芳琴, 许哲, 等. 美国白蛾越冬蛹主要寄生性天敌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6):686-689. [42] 杨秀卿, 魏建荣, 杨忠岐. 大连地区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J]. 中国生物防治, 2001, 17(1):40-42. [43] 岳喜强, 张贵民, 姜秀芹, 等. 聊城地区美国白蛾天敌种类调查及寄生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48(6):95-98. [44] 曲花荣, 逄焕臣, 邵凌松, 等. 烟台地区几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天敌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06(2):44-45. [45] 杜伟, 王虎诚, 宋明辉, 等. 人工保存白蛾周氏啮小蜂蜂种的初步研究[J]. 安徽林业科学, 2016, 42(4):20-22. [46] 王虎诚, 郭同斌, 宋明辉, 等. 白蛾周氏啮小蜂规模繁育技术研究[J]. 安徽林业科技, 2015, 41(1):51-53. [47] Warren L O, Peck W B, Tadic M. Spiders associated with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Lepidoptera:Arctiidae)[J]. 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ety, 1967,40(3):382-395. |